“三位一体”锻造AI产业“超级战队”

新媒体

打开微信扫一扫
打开抖音扫一扫
打开微博扫一扫
首页 内容详情

苏州工会创新机制激活人才培育“一池春水”

“三位一体”锻造AI产业“超级战队”

发布时间:2025-09-19 08:24:53

本报讯(通讯员 钱茹冰)在苏州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城市的战略背景下,9月以来,苏州市总工会以“大讲堂启智、技能竞赛砺能、专项培训强基”三位一体的培育模式,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锻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这一创新实践也为地方产业人才培育提供了鲜活的“工会样本”。

“具身智能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一场认知革命。”9月4日,苏州大学迟文政教授的“工会大讲堂”专题授课,拉开了全市职工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系列活动的序幕。这场以《当AI拥有“身体”:具身智能如何重塑未来世界?》为题的讲座,通过智能工厂、手术机器人等生动案例,揭示了人工智能从数据处理向实体交互的演进趋势。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方式,吸引近百名企业技术骨干现场参与,更通过“苏州工会”视频号以及引力播APP等线上平台辐射全市职工,实现了前沿技术认知从“专家讲台”到“车间班组”的直达传输。这种“前沿引领+普惠传播”的模式,让职工不仅了解了技术原理,更看清了AI重塑产业的发展大势。

认知升级之后,系统化技能培育紧随而至。9月13日,苏州技师学院内的人工智能训练师专项培训班内,50名企业职工正在进行数据标注实操训练。该培训班紧扣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需求,构建了“职业基础—数据处理—模型训练”的阶梯式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操演练深度融合。培训结束后通过技能认定的学员将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证书,这种“训证融合”机制已让全市38411名职工受益。针对有转岗需要的职工,苏州市总工会还开设智能制造辅助操作等定向课程,4806人次通过培训实现技能转型,生动彰显了“精准滴灌”的培育智慧。

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技能竞赛成为检验培育成效的重要平台。同样在9月13日,在苏州移动总部举办的人工智能应用技能竞赛上,来自22家单位的110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竞赛采用“理论+实操”双轮驱动模式,既考察机器学习、大语言模型等理论功底,更考验基于AI Agent平台的智能体开发能力。苏州移动选手赵睿智在赛后深有感触:“AI能快速分析海量日志、识别未知威胁,这次比赛让我找到了用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工作的新路径。”这种紧贴产业需求的竞技设置,正是苏州工会696项年度专项竞赛的缩影,3560家企业设赛场、组队参赛,14.57万人次产业工人在比拼中实现技能跃升。

苏州市总工会构建的“市—区—企”三级竞赛矩阵,形成了“月月有赛事、行行有比拼”的全域竞技生态。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竞赛设置增材制造等前沿赛项,新兴产业赛道则聚焦工业机器人、低空经济应用等新技术,服务业与农业领域亦有特色竞赛同步开展,实现了各行业人才培育的百花齐放。这种全域覆盖的竞赛体系与定制化培训、高端化讲堂形成闭环,构成了“认知—技能—实践”的完整培育链条。

“我们要帮助更多职工从‘传统操作者’转变为‘智能先行者’。”苏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的这句话道出了工会组织的责任担当。从具身智能的认知启蒙到数据标注的实操训练,从赛场竞技的实战检验到技能证书的价值认证,苏州工会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回应职工期盼,让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走进车间班组、融入生产实践。

如今,在苏州的智能工厂里、科创企业中,经工会培育的技能人才正逐渐成为产业转型的中坚力量。苏州市总工会以创新机制激活人才培育“一池春水”,不仅为本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更打造了可复制推广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苏州经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筑牢了技能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