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无锡市总搭建“最强大脑”创新平台
博士后工作站与劳模创新工作室“三对三”精准结对
发布时间:2025-10-24 08:44:34
本报讯(通讯员 刘国伟)10月21日,在2025年滨湖区园区产改现场推进活动暨集成电路行业创新设计技能竞赛启动仪式上,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无锡微研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与李国华劳模创新工作室、韩晓光劳模创新工作室、卢其欢技能大师工作室签约结对。这标志着无锡市首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联合体落地,为职工创新注入高端智力资源。
针对职工创新中普遍存在的技术攻关缺权威指导、成果转化缺高端对接、资源协同缺系统平台的问题,今年无锡市总工会立足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全局,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研“国家队”(博士后工作站)与产业“先锋队”(劳模创新工作室)强强联合,探索全面促进职工创新“无锡模式”。
滨湖区总工会围绕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目标,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依托行业协会、街道园区力量,通过“行业动员+精准配对+机制创新”三步走,率先促成三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结盟。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李国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聚焦高精度光电编码芯片设计生产领域共促共建;无锡气动技术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韩晓光劳模创新工作室,重点开展数字和物联网技术设施协作研发;无锡微研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卢其欢技能大师工作室,突出精密模具技术和高精密加工领域开展深入研发。
按照“市总统筹—区总实施—企业落地”原则,无锡市总工会组织各级工会发挥博士后工作站科研“慧眼”和理论资源优势,放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紧贴生产一线实践优势,聚焦产业关键技术卡点与生产现实需求,发挥不同平台优势,形成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推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从“结对”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