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详情
连云港“立法+法援”融合创新惠民生
发布时间:2025-10-27 09:28:55
连云港市司法局以特定人群立法项目为突破口,探索“行政立法+法律援助”深度融合新路径。推动立法与法援同频共振,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立足定向征集,法援站点汇民意。充分发挥全市法律援助站点及基层联络点的前沿阵地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意见征集网络。针对《连云港市残疾人保障条例(草案)》,主动收集来访残疾人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设立残疾人意见直通车等方式,收集残疾人群体建议20余条,开展残疾人法援论证3次,真正实现了让残疾人群体深度参与到残疾人立法工作中来,使立法更贴合他们的实际需求,也推动立法文本更加科学完善。
融合推进办案,动态优化促善治。创新将法律援助案件办理与立法后评估工作紧密融合,在地方立法实施后,通过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实时追踪法规、规章实施效果,推动地方立法动态优化、持续完善。围绕2025年开展周年评估的环卫设施配套建设实施办法等3个规章项目,依托法援站点收集社会反馈,针对性优化民生条款,实现“立法—实施—完善”闭环管理,既为立法注入民主活力,又为法律援助注入服务动能,实现法律实施与制度完善双向赋能。
聚焦精准供给,法律服务助维权。将35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纳入法律援助律师的必备知识体系,并提供相应的法律维权服务。例如,聚焦残疾人法律服务需求,细化地方性法规中的保障措施,创新推出“一群体一品牌”特色服务,将“护老托幼拥军助残”专项法援品牌写入条例草案,推动法律服务从“普惠化”向“精准化”跃升。同时针对残疾人的法律服务诉求,依据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为他们提供更为细化、精准的服务措施,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整合资源联动,律所站点共发力。统筹律所立法联系点、法律援助工作站以及专业律师资源,构建“咨询—征集—宣传”一体化服务体系,组织法援律师宣讲法律法规,实现民意收集与法律咨询无缝对接,进一步提升立法科学性与服务精准性。同时,聚焦《连云港市东海水晶产业发展促进条例》《连云港市扫雪除冰工作规定》等重点立法项目,推动民意征集、专业论证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既提升立法民主性,又增强法律服务实效性,力争打造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港城样板”。
黄兵